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软件和知识库建设。持续推进业务重心逐渐由单一的集成实施向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咨询设计、运行维护、数据挖掘分析等服务环节拓展,继续加强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软件研发与产业化,形成从规划设计、集成实施到运行维护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支撑工具软件。二是加快信息技术服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面向政务、金融、电信、医疗、教育、交通、电力等行业建成统一规范的信息技术服务知识库和管理方案,形成面向信息技术服务的知识库管理规范和服务模式。鼓励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与移动应用内容的结合,探索社交类网络服务、地理位置服务、第三方移动支付、互联网接入等多种移动互联网新业务和模式的发展。三是坚持融合创新,支持企业加快应用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开拓新兴服务消费领域,加速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行业资源重组,促进形成产业间融合发展和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快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针对外资加快进入我国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对策略、信息技术与各行业领域融合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推动信息消费等问题开展前瞻性、系统性研究工作。
在云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外包、数据服务、移动互联网等行业实施准入制度或资质细分管理,加强对行业的监管,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二是重点发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咨询、信息系统安全方案设计咨询、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信息安全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数据与系统容灾备份、电子认证、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安全认证、信息安全培训、电子取证、安全审计等信息安全服务,提高国内企业的信息安全服务能力。三是完善数据、软件等托管、个人隐私保护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标准规范,明确数据托管要求,对事关国家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和用户隐私的敏感数据,禁止在第三方平台上托管。加快制定和出台“数据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