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配件/设备的发展趋势及出现的情况
时间: 2017-07-03 信息来源: 本站
SMT配件/设备的发展趋势及出现的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了发展步伐,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
的支柱产业,整体规模连续三年居全球第2位。随着中国电子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SMT技术及产业也同步迅猛发
展,整体规模也位居世界前列。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围绕工业4.0概念,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这一变革也将推动电子制造业市场新一轮的竞争。
1.制造转型升级-SMT配件设备行业机遇和挑战
下游市场终端产品技术创新,导致对SMT设备需求的深度和广度发生重大变化。如今客户对生产制造工序工艺复
杂度、精准度、流程和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随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OEM/EMS面临着成本和效率的双重
诉求。如何提升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是SMT贴片加工制造技术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2.未来SMT配件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周期日益缩短、对环保要求更加苛刻;电子产品体积日趋小型化、功能日趋多样化、元
件日趋精密化,这些都对电子制造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制造设备正在向高精度、高速易用、更环保以及更柔
性的方向发展。贴片头功能头实现任意自动切换;贴片头实现点胶、印刷、检测反馈,贴装精度的稳定性将更高,部
品和基板窗口大兼容柔性能力将更强。SMT设备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电子业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少人作业,降低人工
成本,增加个人产出,保持企业竞争力,这将成为SMT制造业的主旋律。
3.SMT配件回收/收购行业
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不断发展的生产技术使制造成本不断下降。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更加剧了这一发展。而由于成本
价格的下降,造成产品消费的大众化,大量生产又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和制造成本的下降一这现象首先出现在汽
车行业中。

首选之地。迄今为止,包括Flextronics、 Solectron、Samina-SCI、Jabil、 Celestica等全球5大EMS服务商都
已经在中国设厂,而且中国业务在全球EMS大厂的营收比例还在快速提升之中。
片式元器件使用量的高速增长也必将带动市场对SMT设备需求的持续扩大。目前中国电子元器件的片式化率虽已
超过60%,但相对国际上电子产品的SMT化率90%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SMT产业仍有良好发展空间。
在中国市场日趋重要的情形下,全球主要贴片机生产商开始大幅提高在中国本地化生产水平,纷纷将核心设备
贴片机生产转移到中国来。康力晟分析预计,全球贴片机产能在中国布局的完成时间将在2007年前后。这也带动了中
国SMT产业整体的水涨船高。
产业结构将从以焊接设备为主导向以贴片机为主导进行升级
现阶段中国SMT产业仍主要以焊接设备、检测设备和印刷设备等配套产品生产为主。由于技术和稳定性等原因,
尽管国内部分企业目前已经研制出了全自动贴片机样机,但是一直都没有推出通过中试的成熟产品,实际生产销售的
主要还是手动贴片机。另外,主要国外企业虽然也已经纷纷进入中国,但是其核心贴片机的生产仍主要还是在国外进
行,国内主要负责周边配套设备的生产以及贴片机的维护、调试等服务工作。
2010年,在中国SMT产业的产品结构中,焊接设备占据了主要地位,其销售额为390.2亿元,在整体产业中的比重
占到了55.8%;检测设备和印刷设备分别为第二大类和第三大类设备,分别占整体产业比重的24.1%和15.3%.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2011年中国SMT产业的产品结构将基本与2010年维持不变。但是,随着全球贴片机的生产开
始逐步转移到中国来,同时国内smt贴片加工设备生产企业在中低端市场的逐渐产业化,2009年中国SMT产业的产品结
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贴片机所占比重将由2008年的11%大幅上升到27.6%,同时印刷设备、焊接设备、检测
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比重都将有所下滑。2009年,随着全球主要贴片机生产商纷纷进一步将核心设备贴片机生产转移到
中国来,同时大幅度提高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水平,因此预计20012年中国SMT产业中,贴片机的销售额将由2006年的
21.3亿元攀升到126.0亿元,占整体产业比重的48.4%。在随后的2012年和2013年,由于产业格局基本大定,产品结
构将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贴片机所占比重继续小幅上升,占到了整体产业比重的50%以上;同时在无铅化趋势的带动
下,印刷设备等在整体产业中的比重稍有回升。
形成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产业集聚区
目前中国SMT产业仍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两个地区产业销售收入占到了整体产业规
模的90%以上,其中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到了整体比重的67.5%。另外环渤海地区SMT产业的销售额也达到了350.1
亿元,占整体产业比重的37.6%。
同时我们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SMT产业还仍将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不过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中国SMT产业中所占比重将从2007年起开始快速攀升,2009年达到43.9%。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比
重虽然下降到47.O%,但仍占据首要位置。另外,环渤海地区的SMT产业也有较快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 SMT产业
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全球SMT产业的转移,尤其是贴片机生产的转移。从历史原因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设备
制造业的基础相对雄厚。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笔记本、手机等中高端电子整机产品制造业比较发达,另外再加上长江
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因此在2007年的全球SMT产业的大转移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承接相当大部分
的比例。不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而言,由于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其SMT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
配套环境,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从产业自身的发展周期来看,虽然目前中国的SMT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已经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同时,
SMT配件又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于推动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推动
中国
SMT配件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共同协作。
对政府而言,我们建议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加大对SMT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基础材料和精密仪器等领
域基础研究的投入。二是政府作为重要的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引导制定中国的SMT产业标
准,并加以积极推广和执行。 对企业而言,我们也建议做好五件事情。一是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生产工艺对SMT设备
研制的重要性。